河北曲艺在全国非遗曲艺周获肯定
为落实中宣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财政部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方案》有关要求和文化和旅游部《曲艺传承发展计划》,推动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,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、艺术司,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,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“全国非遗曲艺周”活动于2019年9月6日晚在济南市省会大剧院以“非遗曲艺 薪火相传”为主题,为期一周的非遗曲艺盛会拉开帷幕。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、副部长李金早出席。 此次活动分为“曲艺周”启动仪式、《曲艺传承发展计划》研讨座谈会、非遗曲艺展演三个板块内容。《曲艺传承发展计划》研讨座谈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主持。会上,河北在曲艺类非遗项目相关政策保障、资金投入、传承机制建设、展示传播、精品创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果,以及下一步河北省计划以《曲艺传承发展计划》为蓝本,形成以“制定坚持1个工作统领、制定1个任务分解、实现6个保护目标、开展6个专项行动”为主体内容的专项工作方案,得到了非遗司领导的肯定,称赞河北关于推动曲艺传承发展的工作计划,非常务实扎实,建议各地可以参考借鉴。 曲艺周期间,131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类非遗项目,492位曲艺类非遗传承人汇聚济南,开展了驻场演出,社区、校园和景区巡回表演,以及“非遗曲艺书场”挂牌、非遗传承人调研采风、“曲山艺海”合作联盟签约、泉水节曲艺大联欢、旅游宣传推介等活动。来自河北的木板大鼓、西河大鼓、乐亭大鼓参加了相关演出活动,唱腔独特、风格鲜明、表演精湛的演出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。 曲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。国务院公布的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,曲艺类有127项,涉及193个保护单位,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207名曲艺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。 (供稿: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 张卉)
暂无附件!